如何防止您的3D打印机出现拉丝现象

由 Liw Deng

如何防止您的3D打印机出现拉丝现象

细塑料丝会破坏3D打印件的外观和功能。这种被称为拉丝的问题困扰着许多3D打印爱好者。虽是常见障碍,但您可以克服。我们将解释拉丝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。通过调整打印机设置和应用关键技术,您将能制作更洁净、更精准的模型。

什么是3D打印中的拉丝?

3D打印拉丝现象演示

当本不该连接的打印部件间形成塑料细线时,就会发生拉丝。当打印机喷嘴在非打印区域移动时,熔融塑料会留下细小拖尾。

这通常是因为即使打印机停止挤出,塑料仍会持续少量流动。拉丝程度取决于打印温度、回抽设置及所用塑料类型。

拉丝与其他打印问题的区别

了解拉丝与其他常见问题的区别很重要:

渗料:

渗料是打印过程中多余塑料从喷嘴漏出。不仅发生在移动过程中,您可能在打印件上看到小滴或多余塑料。

积瘤:

积瘤会在打印件上形成较大塑料滴。通常因挤出过多或不顺畅导致,表面会出现明显凸起。

区分方法:

  • 拉丝: 打印件分离部分间的细线
  • 渗料: 打印过程中渗出的多余塑料小颗粒
  • 积瘤: 打印件上的大滴或块状塑料

解决拉丝需调整移动和回抽设置;渗料和积瘤则需调节温度或挤出量。

3D打印拉丝的主要原因

温度不当

喷嘴温度极大影响拉丝。过高会使塑料过稀易拉丝;过低则影响粘附性。需找到适合线材的最佳温度。

打印速度问题

移动速度很关键:过快移动会拖出塑料丝;过慢则导致渗料。需设置合适的打印和移动速度

回抽设置不当

回抽指短暂回拉线材防止渗料。回抽距离、速度及频率都影响拉丝。为您的打印机和线材优化这些设置至关重要。

线材类型

某些塑料更易拉丝(如PETG)。线材质量也很关键:陈旧或受潮线材会加剧问题。了解材料特性有助于调整设置。

3D打印机热端将线材挤出到加热打印平台

解决方案1:调整打印机设置消除拉丝

调节温度

温度优化是关键。参考线材包装推荐温度范围,打印温度塔测试件(不同温度段对应不同区域),观察最少拉丝且质量最佳的温度段。

优化回抽设置

尝试调整:

  • 回抽距离: 从5mm开始,以0.5mm步进调整
  • 回抽速度: 从40mm/s开始,以10mm/s增量调整

不同材料需求不同:PLA适合短回抽,PETG常需更长回抽。

调整移动速度

提高非打印移动速度(建议从150mm/s开始)减少渗料时间。如仍存在拉丝,启用Z轴抬升功能(移动时轻微抬升喷嘴)。

增强冷却

良好冷却使塑料快速固化。确保冷却风扇正常工作:首几层后设为100%。PETG等材料可能需要50-70%的较低风速。切片软件中增加"最小层时间"让每层充分冷却。

解决方案2:线材相关处理

选择优质线材

优质线材(直径一致、杂质少)可减少拉丝。PLA比PETG或柔性线材更不易拉丝。

正确存储线材

湿气会导致拉丝。使用带干燥剂的密封容器存储线材

干燥受潮线材

使用食品脱水机或低温烤箱:PLA烘4-6小时,PETG或尼龙烘6-8小时。

使用新鲜线材

陈旧线材易脆化吸湿。重要项目前先打印测试件检验质量。

检查线材直径

直径不均会导致挤出异常。用卡尺多点测量,如与标称值(通常1.75mm/2.85mm)偏差过大则更换线轴。

起迪科技多色ASA 3D打印线轴

解决方案3:微调切片设置

梳状模式

梳状模式使喷嘴在已打印区域移动。设置为"填充区内"或"全部"效果最佳。

滑行和擦拭

滑行:完成部件前停止挤出(建议0.064mm³起调)。擦拭:末端小幅度移动清洁多余塑料(建议0.5mm起调)。

最小层时间

设置最小层时间(建议10秒)使每层充分冷却,尤其对小尺寸或精细模型有效。

解决方案4:维护和升级硬件

清洁/更换喷嘴

脏污或磨损喷嘴会导致拉丝。热态时用黄铜刷定期清洁,无效则更换(建议高频使用者每数月更换)。

检查挤出机

校准挤出机:标记100mm线材→挤出→测量剩余量→调整E步进。检查齿轮磨损并紧固螺丝。

考虑升级直驱

Bowden结构可升级直驱挤出机(尤其适合柔性线材),但非必需。

修复线材路径

确保线材从线轴到挤出机顺畅移动,无锐弯或卡滞。使用线材导向器保持适当张力。

顽固拉丝问题排查

采用逐步法:用简单测试件,每次只调一个参数。从温度开始记录效果,再调整回抽和移动速度。

常见失误:

  • 环境因素: 避免通风或潮湿环境
  • 劣质线材: 优质设置无法弥补线材缺陷
  • 固件过旧: 定期更新打印机软件
  • 跳过校准: 务必完成设备校准

仍无法解决时:在3D打印论坛求助(提供机型、线材类型和已试方案)。顽固问题可咨询专家。每台打印机特性不同,需持续尝试。

起迪科技让您的3D打印件告别拉丝!

让您的3D打印件告别拉丝!

拉丝不再破坏您的3D打印件!从优化温度、回抽和速度设置开始;选择优质线材并正确存储;调整切片设置并维护设备。持续存在问题则系统化处理并向爱好者社区求助。每台打印机特性不同,请勇于实验。应用这些策略将获得显著更洁净、更专业的打印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