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Jun 24,2024 由 AustinChloe
3D打印机安全指南:通风系统、火灾隐患与关键防护要点
需重点关注的注意事项。3D打印机正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和家庭爱好等领域。但操作时需应对潜在火灾隐患、高温元件灼伤风险、塑料材料释放的化学物质以及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排放物。在工作室或家中使用3D打印机令人振奋,但理解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。本指南涵盖3D打印主要安全隐患及实用解决方案:优化通风、预防火灾、配备防护装备和安全处理材料。
3D打印存在哪些风险?
虽然3D打印机开启创新可能,但必须认知其潜在危险。这些设备存在固有风险需警惕。
1. 化学品暴露风险
3D打印使用的塑料线材会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到空气中被长期吸入。某些线材类型还会散发细微颗粒物。
2. 火灾隐患
3D打印机高温熔化塑料线材会产生可燃气体,埋下火灾隐患。
3. 机械伤害风险
操作打印机时可能遭遇夹伤、高温灼伤或紫外线暴露。
理解化学品暴露、火灾隐患和机械伤害风险后,可采取相应防护措施。

3D打印通风与空气质量保障
使用3D打印机时需特别关注空气质量和通风。主要防范超细颗粒物(UFPs)和打印过程中释放的化学物质(VOCs)。
UFPs与VOCs的风险
3D打印机加热熔化塑料时会释放UFPs和VOCs。UFPs超微颗粒吸入可刺激肺部。VOCs是特定材料释放的气体,可导致头痛、恶心和眼部刺激。
ABS和尼龙等材料比PLA释放更多UFPs/VOCs。必须了解所用材料的风险特性。
高效通风技术与解决方案
降低UFPs/VOCs风险的通风方案:
- 开窗或使用风扇引入新风排出有害颗粒物
- 采用排风罩或抽风机将污染空气排出室外(高排放材料必备)
- 保持打印机及周边清洁,减少加重空气污染的粉尘
- 配置带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捕捉UFPs等污染物
实施这些通风方案可显著降低有害物暴露风险,创建更安全的打印环境。

3D打印防火安全:预防与应急处理
3D打印机高温特性带来火灾风险,必须了解成因及预防措施。
常见火灾成因
电气故障是主因之一,线路或电子元件故障可能引发火灾。喷嘴或热床等部件过热也是起火诱因。设备误用或维护不当同样增加风险。
关键防火措施
降低风险的核心步骤: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就近配置灭火器(需掌握使用方法)。采用防火外壳可有效阻隔火势蔓延。
建立定期维护机制至关重要:检查损伤、清洁设备、确保部件正常运行。切勿在无人值守时运行打印机,完成打印立即关机。
清除打印机周边纸张/织物等易燃物,将设备置于稳固耐火表面并保持周边通畅。
3D打印材料安全操作与存储
正确处理材料可避免健康风险和事故,以下是安全操作指南。
材料安全使用规范
不同材料有特定安全要求,某些线材或树脂释放的烟雾/颗粒会刺激皮肤或肺部。务必阅读材料安全说明。
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接触,处理释放烟雾的材料需戴防护口罩。操作后彻底洗手。
材料存储规范
正确存储可维持材料性能并预防安全隐患。不同材料存储要求各异,请遵循制造商建议。
基本原则:避光存放于阴凉干燥处,使用密封容器防潮(潮湿会导致材料降解释放有害化学物)。保持存储区整洁有序,远离热源和易燃物,清晰标注容器信息。
3D打印机安全操作指南
使用3D打印机时需防范潜在危险,以下是安全保障要点。
1. 穿戴防护装备
佩戴安全护目镜防止碎屑伤眼,防护手套避免接触高温部件和材料。无防护罩的打印机建议佩戴防尘口罩。
2. 避免机械伤害
熔料喷嘴温度超200°C,热床同样高温。切勿触碰喷嘴、热床等高温部件。注意运动部件可能夹伤手指或头发,操作时保持安全距离,长发需束起。
3. 善用安全功能
多数3D打印机配备过热保护或卡料自动停机功能。熟悉紧急暂停/停止按钮位置。防护罩可有效隔离运动部件和高温表面。老旧设备建议加装防护罩或自动断电系统。

安全规范总结:负责任地使用3D打印技术
3D打印是充满创造力的革新技术,但必须认知并应对化学品暴露、火灾隐患和机械伤害等风险。通过优化通风、落实防火措施、规范材料操作和佩戴防护装备,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。让我们共同推动安全负责任的3D打印实践。